祁东县监委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专项工作
2022/9/16 23:08:30 来源:祁纪 作者:祁纪 录入:祁纪
9月16日,在祁东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贺光辉代表县监委作《关于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情况的报告》,县人大常委会审议了报告。这是县监委贯彻落实宪法和监察法要求,首次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专项工作,也是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开展监督的重要方式。
为做好此次专项工作报告,县监委组建工作专班,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全面回顾梳理总结了全县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情况,形成了高质量的工作报告。县人大常委会对此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收集整理并及时反馈了对县监委征求意见稿的修改意见。 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督战。祁东县监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牢记“国之大者”,扛稳政治责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为全县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在2020年全省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考核中,祁东县被评为省级贫困县中的一类单位。2021年4月,祁东县监委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坚持加强领导,聚力齐抓共管 县监委及各乡镇、县直单位成立相应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机构,确保专项治理工作有组织、有领导、有保障。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常态化研究部署和调度推进专项治理工作。制定《祁东县扶贫领域监督清单》,对照清单督促各相关单位扛牢工作责任,合力推进专项治理工作。集中约谈了扶贫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相关责任单位领导和扶贫工作人员165人次,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22起,处分51人。 坚持扛牢首责,做实做细监督 由县监委班子成员带队,开展监察干部“三进”和“两联四督”活动,下沉一线访民情、查作风、督帮扶,发现问题46件,立行立改15件,交办整改问题31件,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73件。对全县25个乡镇(街道)33个扶贫行业部门的扶贫工作,开展常态化督查,实行每月一督查、每月一暗访、每月一通报,督促整改问题2000余个。开展“三清”专项行动,做到扶贫领域线索清零、村级财务清楚、村“两委”干部清正。2018—2020年扶贫领域信访举报435件全部动态清零,实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 坚持靶向施治,维护群众利益 聚焦脱贫攻坚工作中产业扶贫、生态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社会兜底保障、就业扶贫、住房和饮水安全、农村基础设施、基本医疗等9个重点领域,开展“一季一专题”集中专题整治和“回头看”。会同相关部门检查扶贫项目51批次,督促整改问题693个,退还群众被侵占的资金240余万元。瞄准扶贫项目实施、资金发放、政策落实等关键环节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开展“四个严查”。对驻村工作队长、村“两委”主要负责人、33个行业扶贫部门重要岗位负责人开展任前廉政谈话和专项廉政谈话提醒,对廉政风险较高的重要岗位实行廉政风险标星管理、提级监督。 坚持标本兼治,提升治理效能 2018-2020年,祁东县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共立案398件,处分390人,移送司法机关25人,追缴违规资金1113万元。牵头或协助出台了《祁东县财政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祁东县产业扶贫专项资金使用风险防控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进一步扎紧制度的笼子。持续通报曝光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件17起41人。选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拍摄制作警示教育片《贪欲之祸——祁东县村(社区)干部违纪违法警示录》《激浊扬清在祁东》,开展警示教育300余场次,受教育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12000余人次,强化了查处一案、警示一片、规范一方的作用。 县监委的专项工作报告,总结提炼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成效和不足,报告了下阶段工作重点。 会上,县人大常委会对县监委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县人大常委会建议,县监委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常态化机制,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县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县监委将在市监委和县委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支持监督下,忠诚履行宪法和监察法赋予的职责,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的审议意见,砥砺奋进、拼搏实干,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建设“五个祁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