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东廉评:呵护净土共奋斗 重拳治污常态化
2019/3/15 10:10:18 来源:祁东纪检监察网 作者:祁纪 录入:祁纪
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在代表委员中引起强烈反响。“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也是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十分关注的一个话题。大家表示,今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3月12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开始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污染问题仍较突出,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突出问题,既是改善环境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近年来,环保因素在官员评价机制中的权重逐步加强,官员被要求对项目终身负责,问责力度也在逐渐加大。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组对20个省份实施了“回头看”,累计罚款近10亿元,问责8000多人。目前污染防治所取得的成绩,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这种高压问责、封顶罚款基础上的。 不可否认的是,实际情况中有的干部表面上“支持拥护”,工作时却敷衍应付;有的部门只考虑自身利益,对环保政策选择性执行;有的地方对环保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重视不足……究其成因,一方面是一些干部存在不会干、不想干等因素,另一方面是责任与担当意识严重缺失。让生态环保制度落地生根,需要领导干部展现新作为、提升执行力,同时也需要高压问责机制的保驾护航。 好理念不落实,就会变成“景观石”,好制度不执行,就会沦为“稻草人”。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手中的“指挥棒”是否挥到位。对于污染防治攻坚战涉及的各地各部门领导干部,应切实做到“军无戏言”、赏罚分明、令行禁止,将考核结果作为奖惩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有的放矢,才能所向披靡。 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是一阵风,而是吹的“四季风”。我们要建立健全职责明晰、分工合理的环境保护责任体系,持续开展环境保护督察,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加快培育环境治理市场主体,落实企业环境治理主体责任,推进生产方式绿色化;要倡导文明、节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把公民环保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让人人都成为环保参与者、建设者、监督者与受益者,共同绘制碧水蓝天新画卷。 |